Quantcast
Channel: 學術-藝術-電子文獻
Viewing all 41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飘逸轩珍藏50万册电子文献(16T)提供优惠拷贝服务

$
0
0
飘逸轩珍藏50万册电子文献(16T)提供优惠拷贝服务

  飘逸轩珍藏电子文献(硬盘容量16T,图书50万册,论文、图版数以万计),所收古籍,超越省级图书馆所藏。
  拥有这批电子文献,您将建立自己的移动典籍帝国,移动硬盘在手,即可足不出户,坐拥书城,五十万种文献,随心调配,不求诸外界,便利无穷。
  现对外提供优惠拷贝服务,欢迎咨询。优惠期限:2016.1.12-2.12(一个月)
  联系办法:(
QQ)1779689770,(手机)13714677039

文献总目录请浏览http://blog.sina.com.cn/shufacn



 

《民国野史》20册目录

$
0
0
《民国野史》20册目录

飘逸轩古籍数据中心 整理

主 编:车吉心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众所周知,尽管野史缺少正史本身所独具的严肃性,但由于它较少禁忌和束缚,从而使它存留了大量的官僚修史书所讳言的历史真相,这就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的社会原貌与风土人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因为它毕竟扎根于历史,折射着历史。因此,对于爱史、读书人来说、不可不读野史。
  《民国野史》精选和收录的是清末民初至一九四九年间,有关中国政治、军事、社会文化及历史人物等各方面的文献史料。从纵向而言,分辛亥革命及民国初建、袁世凯及洪宪帝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五四及新文化运动、北伐及大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具有联贯性。从横向而言,分总论、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以及人物等,具有广泛性。对民国时期不同阶段、不同阶层、社会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以供历史研究工作者和爱好者,尤其是民国历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民国野史 全套20册 目录

卷一
 革命逸史(上)
卷二
 革命逸史(中)
卷三
 革命逸史(下)
卷四
 民国趣史
 民国趣闻
卷五
 革命史话
 民国艳史
卷六
 民国野史(上)
 民国野史(中)
 民国野史(下)
 绘图民国官场现形记
卷七
 黄克强轶事
 蔡松坡轶事
 段祺瑞秘史
 蒋百里先生传
卷八
 李纯全传
 六君子传
 黎元洪近事记
卷九
 伍廷芳轶事
 袁世凯轶事
 徐世昌
 曹锟张作霖轶事
卷十
 洪宪惨史
 近代轶闻
 政海轶闻
 民国十年官场腐败史
卷十一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
 直奉大战史
卷十二
 督军团传
 督军圑傅
 复辟始末记
 段褀瑞乱政卖国记
卷十三
 安福痛史
 安福趣史
 抗战外史
卷十四
 孙中山先生北上舆逝世后详情
 北伐行军日记
卷十五
 中华民国革命史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卷十六
 陈炯明叛国史
 靴官僚群像
 大后方的生活相
 中国的政治内幕
卷十七
 天亮前的孤岛
 日本投降的经过
卷十八
 李宗仁先生传
 韩复榘祸鲁七年罪亚缘
 抗战八年重庆花絮
 上海众生相
 上海神秘写真
卷十九
 吴佩孕历史
 近代名人轶闻
 将党贵妇罗曼史
卷二十
 中国内幕
 蒋党真相


 

“飄逸軒古籍數據中心”精典文獻目錄

$
0
0
“飄逸軒古籍數據中心”精典文獻目錄



  “飄逸軒古籍數據中心”於二零零六年收集古典文獻,十年間珍藏古籍電子文獻五十餘萬冊,另有各種論文、實物圖片、文本文檔皆數以萬計。經、史、子、集、叢、藝各部文獻,皆有網羅;先秦甲骨金文,秦漢竹簡石刻,魏晉隋唐寫經,宋元明清舊槧,近代名家手稿,現代圖書印刷,應有盡有;中國大陸出版,臺灣香港刊印,日韓英美珍藏,悉在其中。珍藏古籍之多,超越多數省級圖書舘。
  飄逸軒珍藏電子文獻經過嚴格之整理分類,非一堆雜亂無章之故紙堆,實為一座井然有序之圖書舘,深受學術前輩、文獻專家、書畫名家之推許,深受高等學府教授、師生之喜愛,深受圖書舘、藝術舘、博物舘、出版印刷業之青睞,在國內享有很高聲譽,在海外亦甚受重視。
  今推出“飄逸軒古籍數據中心”精典文獻約10T(1萬G),與專家、學者、愛好者研究。
  一、[文獻利用]可為君從事學習、研究提供便利,可為君解決文獻短缺、文獻收集、文獻整理之苦楚,以求嘉惠學林藝林。
  二、[提供拷貝]電子文獻皆可提供拷貝,請君根據總目錄按需選擇,並提供移動硬碟(或我方提供)。
  三、[特別聲明]各類文獻之間,或有極少之重復,重復部分控制在千之五以內。
  四、[聯繫方式]QQ:1779689770,手機:13714677039

 

(一)特藏部
1-1 金石書畫(藝術)文獻,1516G
1-2 佛教文獻,1799G
1-3 敦煌文獻,275G
1-4 文物考古,268G
1-5 文獻學、版本學、目錄學,119G
1-6 地方誌,1093G
1-7 古代叢書,151G 
1-8 古代類書,116G  
1-9 語言文字,346G
1-10 國學漢學,171G
1-11 道家文獻,83G
1-12 儒家十三經、儒藏,301G

(二)文史部
2-1 綜合類文史文獻,354G
2-2 先秦文史文獻(不含儒家十三經),53G
2-3 秦漢文史文獻,23G
2-4 (三国)魏晉南北朝文史文獻,23G
2-5 隋唐五代十国文史文獻,84G
2-6 宋金辽代文史文獻,159G
2-7 元代文史文獻,21G
2-8 明代文史文獻,120G
2-9 清代文史文獻,819G
2-10 近現代文史文獻,1266G
2-11 文學(古文、詩詞曲賦、小說),213G
2-12 史學(二十六史、資治通鑑、通史、野史、古小說等),520G



 

新文丰《丛书集成新编》所收丛书目录

$
0
0
新文丰《丛书集成新编》所收丛书目录






















 

新文丰《丛书集成续编》所收丛书目录

$
0
0
新文丰《丛书集成续编》所收丛书目录












 

新文丰《丛书集成三编》所收丛书目录

$
0
0
新文丰《丛书集成三编》所收丛书目录










 

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所收丛书目录

$
0
0
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所收丛书目录










 

林庆彰主编《近现代新编丛书述论》目录

$
0
0
林庆彰主编《近现代新编丛书述论》目录



林庆彰:总序
贾鸿雁:民国时期丛书出版述略
陈东辉:《古逸丛书》与中日汉籍交流
张人凤:张元济和《四部丛刊》
陈惠美:王云五与《四部丛刊》
陈进益:《四部备要》略论
李向群:《四部备要》版本纪谬
李向群:《四部备要》版本勘对表
张俐雯:《丛书集成初编》及其相关丛书考述
洪湛侯:《百部丛书集成》评
郑谊慧:《百部丛书集成》简论
郑谊慧:新文丰《丛书集成新编》一至三编试论
简崇元:严灵峰所编各种丛书之检讨
何淑苹:《民国丛书》述论
刘康成:四库相关丛书的探讨
俞海蓝:试评《中国丛书综录》
刘尚恒:《中国丛书广录》简评
周延燕:略论《中国丛书综录》与《中国丛书广录》
附录:
吕慧茹、蔡文彦、潘丽琳:丛书总目三编
郑谊慧、刘康成:近现代新编丛书研究论著目录



 

“飄逸軒古籍數據中心”50萬冊圖書總目錄(2016.3.30整理)

$
0
0
“飄逸軒古籍數據中心”50萬冊圖書總目錄
(2016.3.30整理)










 

刘承幹《嘉业堂丛书》目录

$
0
0
刘承幹《嘉业堂丛书》目录




經部
 周易正義十四卷附校勘記二卷 (唐)孔穎達等撰 校勘記劉承幹撰 民國三年(1914)刊
 尚書正義二十卷附校勘記二卷 (唐)孔穎達等撰 校勘記劉承幹撰 民國五年(1916)刊
 001-016
 毛詩正義四十卷(原缺卷一至七)附校勘記三卷 (唐)孔穎達等撰 校勘記劉承幹撰 民國七年(1918)刊
 017-034
 禮記正義殘二卷(存卷三至四)附校勘記一卷 (唐)孔穎達等撰 校勘記劉承幹撰 民國三年(1914)刊
 儀禮疏五十卷 (唐)賈公彥等撰 民國八年(1919)刊
 春秋正義殘十二卷(存卷一至九、卷三十四至三十六)附校勘記二卷 (唐)孔穎達等撰 校勘記劉承幹撰 民國八年(1919)刊
 春秋公羊疏殘七卷(存卷一至七)附校勘記一卷 (唐)徐彥撰 校勘記劉承斡撰 民國十七年(1928)刊
 穀梁疏殘七卷(存卷六至十二)附校勘記二卷 (唐)楊士勛撰 校勘記劉承幹撰 民國五年(1916)刊
 035-055


史部
 明史攷證捃逸四十二卷補遺一卷附錄一卷 (清)王頌蔚撰 王季烈補 民國五年(1916)刊
 炎徼紀聞四卷 (明)田汝成撰 民國四年(1915)刊
 三垣筆記三卷補遺三卷附識三卷附識補遺一卷 (清)李清撰 民國六年(1917)刊
 安龍逸史二卷 (清)屈大均撰 民國五年(1916)刊
 天寥道人自撰年譜一卷續一卷 (明)葉紹袁撰民國二年(1913)刊

     年譜別記一卷 (明)葉紹袁撰
     甲行日注八卷 (明)葉紹袁撰
 查東山(繼佐)年譜一卷 (清)沈起撰 (清)張濤(清)查穀注 民國五年(1916)刊

     書湖州莊氏史獄一卷 (清)翁廣平撰
 東山外紀二卷 (清)劉振麟(清)周驤撰 民國九年(1920)刊
 白耷山人(閻爾梅)年譜一卷附寅賓錄一卷 (清)魯一同撰 民國四年(1915)刊
 顧亭林先生(炎武)年譜一卷附校補一卷 (清)張穆撰 校補(民國)繆荃孫撰    民國七年(1918)刊
 查他山先生(慎行)年譜一卷補遺一卷 (清)陳敬璋撰 民國二年(1913)刊
 厲樊榭先生(鶚)年譜一卷附錄一卷 (清)    朱文藻撰 (民國)繆荃孫訂 民國四年(1915)刊
 瞿木夫先生自訂年譜一卷 (清)瞿中溶撰 (民國)繆荃孫校定 民國二年(1913)刊
 武進李先生(兆洛)年譜三卷先師小德錄一卷 (清)蔣彤撰 民國二年(1913)刊
 歲貢士壽臧府君(徐同柏)年譜一卷 (清) 徐士燕撰 民國二年(1913)刊
 言舊錄一卷 (清)張金吾撰 民國二年(1913)刊
 味水軒日記八卷 (明)李日華撰 民國十二年(1923)刊(在122-142包裡)
 056-085
 南唐書注十八卷附錄一卷 (清)周在浚撰 民國四年(1915)刊
 南唐書補注十八卷 劉承幹撰 民國四年 (1915)刊
 雲南水道考五卷滇南山水辨誤一卷 (清)   李誠撰 民國五年(1916)刊
 中書典故彙記八卷 (清)王正功撰 (清)    趙輯寧校補 民國五年(1916)刊
 086-102
 重詳定刑統三十卷附錄一卷校勘記一卷 (宋)竇儀等撰 校勘記劉承幹撰 民國十年(1921)刊
 金石錄三十卷附札記一卷今存碑目一卷 (宋)趙明誠撰 札記碑目(民國)繆荃孫撰
 台州金石錄十三卷磚錄五卷金石磚文闕訪目四卷 (清)黃瑞撰 (民國)王棻校正 民國三年(1914)刊
 嚴州金石錄三卷 (清)鄒柏森撰 民國十九年(1930)刊
 103-121

子部
 授時厤故四卷 (清)黃宗義撰 民國十二年(1923)刊(第5、6頁與7、8頁重複,刪除重複頁即可,只是重複不少頁)
 訂訛類編六卷續補二卷 (清)杭世駿撰   民國七年(191S)刊
 樸學齋筆記八卷 (清)盛大士撰 民國九年(1920)刊
 重刊增廣分門類林雜說十五卷 (金)王朋壽撰 民國九年(1920)刊
 雲溪友議三卷附錄校勘記三卷 (唐)范攄撰校勘記劉承幹撰 民國十九年(1930)刊
 玉堂薈記四卷 (明)楊士聰撰 民國四年(1915)刊
 閒漁閒閒錄九卷 (清)蔡顯撰 民國四年(1915)刊
 道德真經註疏八卷 (南齊)顧歡撰 民國八年(1919)刊
 122-142

集部  
 張說之文集二十五卷補遺五卷 (唐)張說撰
 劉賓客文集卅卷外集十卷 (唐)劉禹錫撰
 司空表聖文集十卷詩三卷附錄一卷校記一卷 (唐)司空圖撰 校記(民國)繆荃孫等撰
     詩附錄民國三年(1914)刊 校記民國五年(1916)刊
 王荊公詩集李壁注勘誤補正四卷王荊公文集注八卷 (清)沈欽韓撰 民國十六年(1927)刊
 143-163
 廣陵先生文集二十卷拾遺一卷補遺一卷附錄一卷 (宋)王令撰 民國十一年(1922)刊
 松隱文集四十卷 (宋)曹勛撰 民國九年(1920)刊
 漫堂文集三十六卷附錄一卷 (宋)劉宰撰 民國十五年(1926)刊
 164-183
 閬風集十二卷附錄一卷 (宋)舒岳祥撰 民國四年(1915)刊
 彝齋文編四卷補遺一卷 (宋)趙孟堅撰 民國三年(1914)刊
 傅與礪詩集八卷文集十一卷附錄一卷 (元)傅若金撰民國三年(1914)刊

     綠窗遺稿一卷 (元)孫蕙蘭撰
 友石山人遺稿一卷附錄一卷 (元)王翰撰 民國八年(1919)刊
 聞過齋集八卷遺詩一卷 (元)吳海撰 民國二年(1913)刊
 王靜學先生文集三卷補遺一卷附錄一卷 (明)王叔英撰 民國九年(1920)刊
 翁山文外十六卷 (清)屈大均撰 民國九年(1920)刊
 184-199
 復初齋集外詩二十四卷集外文四卷 (清) 翁方綱撰 民國:六年(1917)刊

     翁比部詩鈔一卷 (清)翁樹培撰 民國十三年(1924)刊
 咄咄吟二卷附錄一卷 (清)貝青喬撰 民國三年(1914)刊
 句餘土音補注六卷 (清)全祖望撰 (清) 陳銘海補注 民國十一年(1922)刊
200-216


 

刘承幹《求恕斋丛书》目录

$
0
0
刘承幹《求恕斋丛书》目录

001-004  周易集义 八卷 (清) 强汝谔撰
005-016  丧服郑氏学 十六卷 (清) 张锡恭撰
017    庚子西行记事 一卷 (清) 唐晏撰
018    汉管处士年谱 一卷 (清) 管世骏编
019-022  玉溪生年谱会笺 四卷 / 卷首 一卷 张采田编
023-026  司马太师温公年谱 八卷 / 卷后 一卷 / 遗事 一卷 (清) 顾栋高编
027-028  王荆国文公年谱 三卷 / 卷后 一卷 / 遗事 一卷 (清) 顾栋高编
029     金稷山段氏二妙年谱 二卷 孙德谦编
030-031  水经注正误举例 五卷 (清) 丁谦撰
032    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补正 二卷 (清) 吴承志撰
033    今水经注 四卷 (清) 黄宗羲撰 (清) 吴承志注
034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一卷 (明) 张爵撰
035-039  京师坊巷志 十卷 / 考正一卷 (清) 朱一新 (清) 缪荃孙撰 刘承干撰考正
040-044  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 五卷 (清) 吴承志撰
045    渤海疆域考 二卷 (清) 徐相雨撰
046-047  渤海国志 四卷 唐晏撰
048-049  礼议 二卷 (清) 曹元忠撰
050-053  四库全书表文笺释 四卷 / 补订 一卷 (清) 林鹤年撰
054    垛积衍术 四卷 (清) 强汝询撰
055-058  横阳札记 十卷 (清) 吴承志撰
059-062  蕉廊脞录 八卷 吴庆坻撰
063-068  山海经地理今释 六卷 (清) 吴承志撰
069-072  天问阁文集 四卷 (明) 李长祥撰
073-074  传经室文集 十卷 / 赋抄 一卷 (清) 朱骏声撰
075-081  心乡往斋集 二十卷 (清) 孔继鑅撰
082    勿二三斋诗集 一卷 (清) 孔广牧撰
     饮冰子词存 一卷 (清) 孔广牧撰
     绍仁斋浦游吟 一卷 (清) 孔昭寀撰
     林风阁诗抄 一卷 (清) 刘淑曾撰
     䌹斋随笔 一卷 (清) 孔毓焞撰
083-090  通义堂文集 十六卷 (清) 刘毓崧撰
091-097  校经室文集 六卷 / 补遗 一卷 孙葆田撰
098-101  逊斋文集 十二卷 / 补遗 一卷 (清) 吴承志撰
102-103  王文敏公遗集 八卷 (清) 王懿荣撰
104-115  雪桥诗话 十二卷 (清) 杨钟羲撰
116-123  雪桥诗话续集 八卷 (清) 杨钟羲撰
124-135  雪桥诗话三集 十二卷 (清) 杨钟羲撰
136-143  雪桥诗话余集 八卷 (清) 杨钟羲撰

 

刘承幹《吴兴丛书》目录

$
0
0
 刘承幹《吴兴丛书》目录

  001易小傳六卷繫辭補注一卷 (宋)沈該撰 民國十一年(1922)刊
  002周易通解三卷釋義一卷 (清)卞斌撰 民國十一年(1922)刊
  003周易消息十四卷 (清)紀磊撰 民國十三年(1925)刊
  004虞氏逸象考正一卷續纂一卷 (清)紀磊撰 民國十二年(1923)刊
  005九家易象辨證一卷 (清)紀磊撰 民國十二年(1923)刊
  006虞氏易義補注一卷附錄一卷 (清)紀磊撰 民國十二年(1923)刊
  007周易本義辨證補訂四卷 (清)紀磊撰 民國十二年(1923)刊
  008漢儒傳易源流一卷 (清)紀磊輯 民國十二年(1923)刊
  009禮記集說七十卷 (清)鄭元慶撰 民國十三年(1924)刊
  010經典通用考十四卷 (清)嚴章福撰 民國六年(1917)刊
  011易書詩禮四經正字考四卷 (清)鍾麐撰 民國五年(1916)刊
  012論語注二十卷 (清)戴望撰
  013說文校議議三十卷 (清)嚴章福撰 民國七年(1918)刊
  014五代史記纂誤補四卷 (清)吳蘭庭撰 民國十一年(1922)刊
  015竹書紀年辨證二卷補遺辨證一卷 (清)董豐垣撰 民國十一年(1922)刊
  016七國考十四卷 (明)董說撰 民國八年(1919)刊
  017臺灣鄭氏始末六卷 (清)沈雲撰 (清)沈垚注 民國八年(1919)刊
  018吳興志二十卷 (宋)談鑰撰 民國三年(1914)刊
  019吳興備志三十二卷 (明)董斯張撰 民國三年(1914)刊
  020吳興掌故集十七卷 (明)徐獻忠輯 民國三年(1914)刊
  021寶前兩溪志略十二卷 (清)吳玉樹撰 民國十一年(1922)刊
  022湖錄經籍考六卷 (清)鄭元慶撰 民國九年(1920)刊
  023鄭堂讀書記七十一卷 (清)周中孚撰 民國十年(1921)刊
  024溫忠烈公遺稿二卷附錄一卷 (明)溫璜撰 民國十一年(1922)刊
  025顏氏學記十卷 (清)戴望撰
  026管子校正二十四卷 (清)戴望
  027爨桐廬算賸二卷 (清)方貞元撰 民國十年(1921)刊
  028須曼精廬算學二十四卷 (清)楊兆鋆撰 民國五年(1916)刊
  029兩山墨談十八卷 (明)陳霆撰 民國八年(1919)刊
  030權齋老人筆記四卷 (清)沈炳巽撰 民國五年(1916)刊
  031月河所聞集一卷 (宋)莫君陳撰 民國十八年(1929)刊
  032沈忠敏公龜谿集十二卷附錄一卷 (宋)沈與求撰 民國二年(1913)刊
  033陵陽先生集二十四卷 (宋)牟巘撰 民國十年(1921)刊
  034弁山小隱吟稿二卷 (元)黃玠撰 民國十二年(1923)刊
  035水南集十七卷 (明)陳霆撰 民國八年(1919)刊
  036泌園集三十七卷 (明)董份撰
  037董禮部集六卷尺牘二卷 (明)董嗣成撰 民國十七年(1928)刊
  038靜歗齋遺文四卷 (明)董斯張撰 民國十三年(1924)刊
  039豐草庵詩集十一卷文前集三卷後集三卷寶雲詩集七卷禪樂府一卷 (明)董說撰
  040南山堂自訂詩十卷 (清)吳景旭撰 民國十二年(1923)刊
  041使交集一卷吳太史遺稿一卷 (清)吳光撰 民國十年(1921)刊 遺集十一年(1922)刊
  042慈壽堂文鈔八卷 (清)沈樹德撰 民國五年(1916)刊
  043權齋文稿一卷 (清)沈炳巽撰 民國十二年(1923)刊
  044山子詩鈔十一卷 (清)方燾撰 民國十年(1921)刊
  045孔堂初集二卷文集一卷私學二卷 (清)王豫撰
  046胥石詩存(原名南?草堂詩集)四卷文存(原名族譜稿存)一卷附錄一卷 (清)吳蘭庭撰 民國十年(1921)刊
  047冬青館甲集六卷乙集八卷 (清)張鑑撰 民國四年(1915)刊
  048蛻石文鈔一卷 (清)蔡壽臧撰 民國十二年(1923)刊
  049落帆樓文集二十四卷補遺一卷 (清)沈垚撰 民國七年(1918)刊
  050遼宮詞一卷金宮詞一卷元宮詞一卷 (清)陸長春撰 民國五年(1916)刊
  051夢花亭駢體文集四卷 (清)陸長春撰
  052天隱堂文錄二卷 (清)凌霞撰
  053歐餘山房文集二卷 (清)丁桂撰 民國十一年(1922)刊
  054楓江草堂詩集十卷文集一卷楓江漁唱一卷清湘瑤瑟譜一卷續譜一卷 (清)朱紫貴撰 民國四年(1915)刊
  055遲鴻軒詩棄四卷補遺一卷文棄二卷補遺一卷詩續一卷文續一卷 (清)楊峴撰 民國二年(1913)刊
  056𧂀叟年譜一卷續一卷 (清)楊峴自撰 續(民國)劉繼增撰 民國二年(1913)刊
  057玉鑑堂詩集六卷 (清)汪曰楨撰 民國十年(1921)刊
  058葭洲書屋遺稿一卷 (清)劉安瀾撰
  059同岑集十二卷 (清)李夏器撰 民國十一年(1922)刊
  060歷代詩話八十卷 (清)吳景旭撰 民國三年(1914)刊
  061詩筏一卷 (清)吳大受撰 民國十一年(1922)刊
  062吳興詩話十六卷 (清)戴璐撰 民國五年(1916)刊
  063春雪堂詩話一卷 (清)徐熊飛撰 民國五年(1916)刊
  064湖州詞徵三十卷 (民國)朱祖謀輯
  065國朝湖州詞錄六卷 (民國)朱祖謀輯 民國九年(1920)刊
  066渚山堂詞話三卷 (明)陳霆撰 民國五年(1916)刊

 

飘逸轩珍藏50万册电子文献提供拷贝优惠服务(2016.5.20)

$
0
0
飘逸轩珍藏50万册电子文献提供拷贝优惠服务

  飘逸轩珍藏电子文献(硬盘容量16.6T,图书50万册多,论文、图版数以万计),所收古籍,超越省级图书馆所藏。
  拥有这批电子文献,您将建立自己的移动典籍帝国,移动硬盘在手,即可足不出户,坐拥书城,几十万种文献,随心调配,不求诸外界,便利无穷。
  现对外提供优惠拷贝服务,欢迎咨询。
[联系方式]QQ:1779689770,手机:13714677039
---------------------

“飄逸軒古籍數據中心”50萬冊圖書總目錄(2016.5.20整理)

“飄逸軒古籍數據中心”於2006年集古典文獻,九年間珍藏古籍電子文獻硬碟容量16.6T(16603G),圖書50餘萬冊,另有各種論文、實物圖片、文本文檔皆數以萬計。經、史、子、集、叢、藝各部文獻,皆有網羅;先秦甲骨金文,秦漢竹簡石刻,魏晉隋唐寫經,宋元明清舊槧,近代名家手稿,現代圖書印刷,應有盡有;中國大陸出版,臺灣香港刊印,日韓英美珍藏,悉在其中。珍藏古籍之多,超越多數省級圖書舘。
飄逸軒珍藏電子文獻經過嚴格之整理分類,非一堆雜亂無章之故紙堆,實為一座井然有序之圖書舘,深受學術前輩、文獻專家、書畫名家之推許,深受高等學府教授、師生之喜愛,深受圖書舘、藝術舘、博物舘、出版印刷業之青睞,在國內享有很高聲譽,在海外亦甚受重視。
一、[文獻利用]可為君從事學習、研究提供便利,可為君解決文獻短缺、文獻收集、文獻整理之苦楚,以求嘉惠學林藝林。
二、[提供拷貝]電子文獻皆可提供拷貝,請君根據總目錄按需選擇,並提供移動硬碟(或我方提供)。
三、[特別聲明]各類文獻之間,或有極少之重復,重復部分控制在千之五以內。
四、[聯繫方式]QQ:1779689770,手機:13714677039


(一)特藏部
1-1 國內外舘藏書畫(極高清作品),3637G
1-2 金石書畫(藝術)文獻,1523G
1-3 佛教文獻,1935G
1-4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吐魯番),289G
1-5 文物考古(文博、博物),277G
1-6 文獻學、版本學、目錄學,124G
1-7 地方誌,1108G
1-8 古代類書,116G  
1-9 語言文字(音韻、文字、訓詁),367G
1-10 國學漢學,181G
1-11 道家文獻,83G
1-12 儒家十三經、儒藏,305G
1-13 中醫中藥,200G
1-14 国外珍藏中國古籍(日本、美國、朝鮮、法國、韓國),726G
1-15 國外文獻(非中國學術),180G

(二)叢書部
2-1 古代叢書,151G 
2-2 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舘),3487冊,18G
2-3 叢書集成續編(上海書店),180冊,49G
2-4 叢書集成新編、續編、三編(臺北新文豐),500冊,43G
2-5 四部叢刊(初編、續編、三編),3110冊,67G
2-6 四部備要,104冊,63G
2-7 萬有文庫,38G
2-8 北京圖書舘古籍珍本叢刊,120冊,15G
2-9 故宮珍本叢刊,700多冊,163G
2-10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1-3輯,第3輯缺第129冊),2871冊,100G
2-11 民國叢書(1-5編),500冊,36G
2-12 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漢文版),100冊,21G
2-13 中華再造善本一編(唐宋編、金元編),758種,371G
2-14 稿本叢書四種,275冊,17G
2-15 中國公共圖書館古籍文獻珍本匯刊,三種34冊,8G
2-16 武英殿聚珍版叢書,200冊,3G

(三)四庫部
3-1 四庫全書珍本初集,1960冊,16G
3-2 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500冊,51G
3-3 乾隆禦覽四庫全書薈要,100冊,11G
3-4 文淵閣四庫全書,1500冊,150G
3-5 《文淵閣四庫全書》文本及全文檢索(安裝版),7G
3-6 續修四庫全書(全1800冊,缺後24冊),1776冊,102G
3-7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200冊,83G
3-8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99冊,10G
3-9 四庫未收書輯刊,301冊,28G
3-10 四庫禁毀書叢刊,310冊,25G
3-11 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集部15冊,7G
3-12 四庫類提要、四庫研究,28G

(四)文史部
4-1 綜合類文史文獻,362G
4-2 先秦文史文獻(不含儒家十三經),56G
4-3 秦漢文史文獻,24G
4-4 (三国)魏晉南北朝文史文獻,27G
4-5 隋唐五代十国文史文獻,86G
4-6 宋金辽代文史文獻,164G
4-7 元代文史文獻,22G
4-8 明代文史文獻,125G
4-9 清代文史文獻,843G
4-10 近現代文史文獻,1309G
4-11 文學(古文、詩詞曲賦、小說),218G
4-12 史學(二十六史、資治通鑑、通史、野史、古小說等),526G

(五)檢索部
5-1 古籍全文檢索(ISO文件),109G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一辑)145册目录(飘逸轩整理)

$
0
0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一辑)



(一)《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一辑)145册目录(飘逸轩整理)

第1册 邓廷桢(邓嶰筠)、沈兆沄(沈兆澐)、乔松年(乔鹤侪)
第2-31册 阎敬铭
第32-35册 秋墅
第36-38册 张树声
第39册 岑毓英、翁同龢(松禅)、陈宝箴
第40-63册 孙毓汶
第64册 吴大澂(古玉图考)、荣禄
第65-74册 荣禄
第75册 奕劻、长顺
第76-81册 长顺
第82-88册 奕譞
第89-111册 张曾敭
第112-114册 唐景崇
第115册 唐景崇、陆钟琦、奕谟
第116册 奕谟、绰哈布
第117-118册 绰哈布
第119-130册 陈璧
第131-134册 梁敦彦
第135册 梁敦彦、易顺鼎、梁鼎芬
第136册 梁鼎芬、李盛铎
第137-142册 李盛铎
第143-145册 端方


(二)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一辑)包括以下26人的信函、书札及各种公私档案,每个人物为一个小专集。

  1.邓廷桢(1776-1846),1函1册,约30通信函,内有盛宣怀致乐山函。
  2.沈兆澐(1783-1876)字云巢,号拙安、莹川。峻子。天津人。书法家,著有《蓬窗录》。嘉庆22年(1817)丁丑科进士,散馆授编修。官至浙江布政使。同治九年,赏头品顶带。谥文和。《畿辅先哲传》《中国古今书画名人大辞典》《清代翰林名录》《中国美术家人名补遗辞典》。
  3.乔松年(1815-1875),官至安徽、陕西巡抚。函札共1函1册,为乔松年及其妻之家书,每封均有原收藏者刘文炳所加详注。   
  4.阎敬铭(1817-1892),历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存札共14函,每函1册,共14册,每册约150页,装裱整齐,字迹清楚,多为阎敬铭所上奏折及致吴大瀓、张佩纶、徐用仪等人亲笔信。
  5.秋墅(名姚仰云,1821-1869),存札共6函29册。主要通信人为乔松年、李秉衡、王梦龄、何桂清、应宝时、杜文澜、吴雲云等,内容多涉及咸同、光绪年间之政治军事。
  6.张树声(1824-1884),官至直隶总督、两广总督。存扎共两函九册,大八开本,装裱工整,均亲笔信,少数为幕僚代笔,如吴长庆函为张謇代笔,时张任吴幕。通信人有吴长庆、潘祖荫、孙家鼐、张佩纶、文廷式、盛宣怀、周馥、刚毅、裕禄、汪鸣銮、潘鼎新、张之洞、沈桂芬、曾国荃、潘鼎新、钱应溥、岑毓英、汪鸣銮、宋庆等。多为直隶、两广总督任内之通信。
  7.岑毓英(1829-1889),光绪年间云贵总督。函札共1函3册,内容述及中法战争事宜及岑氏与李鸿章、总理衙门官员的通信。
  8.翁同龢(1830-1904),包括《翁同龢信札》、《翁同龢墨迹》、《翁同龢家书》等3个文件,共3函9册。
  9.陈宝箴(1831-1900),湖南巡抚。信札共1函6册,均原件,内容多为亲戚、朋僚间通信。
  10.孙毓汶(1833-1899),官至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刑部、兵部尚书。所藏孙毓汶档案分两部分,有50个卷宗,主要是公务记录和存札。孙毓汶至今未见有文集问世,此资料弥足珍贵。
  11.吴大澂(1835-1902),清代学者、金石学家、画家,历官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所辑档案多为书信散件,约500页。
  12.荣禄(1836-1903),清末大臣,晚清政治家、军事家。历任任步军统领,总理衙门大臣,兵部尚书等要职。所辑档案,共6000页
  13.奕劻(1838-1917),清宗室,爱新觉罗氏,清末首席军机大臣。存札共2函2册。
  14.长顺(1839-1904),满洲正白旗人,起家蓝领侍卫。从胜保攻捻军,又从多隆镇压回民起事。光绪间任吉林将军,甲午战争时,与依克唐阿守辽阳,击退日军。存札共6函45册。
  15.奕譞(1840-1890),系醇亲王王府档案,共4函34册。主要内容为颐和园修建工程、办理北洋海军事宜、禁卫军训练处日报表等。其中夹杂盛宣怀1911年给庆亲王的信,嘱其注意保路运动。
  16.张曾敭(1843-1920),官至山西巡抚、浙江巡抚,所藏资料共29函,206册,约4370件。文件起讫时间1868-1907年,为张曾敭任职于各省的公务纪录。迄今为止,罕有以一个官员一生经历为经,以其施政详情为纬的大型史料集的出版,张曾敭档案的整理面世,是研究19世纪中晚期南方各省政情民生等综合情况的重要资料。
  17.唐景崇(1844-1913),官至学部尚书、内阁学务大臣。函札共2函10册,为唐氏奏议、批文及致他人函底稿。
  18.陆钟琦(1848-1911),光绪十五年进士,1911年任山西巡抚。因抗拒山西民军,被杀。共1函1册,均家书。  
  19.奕谟(1850-1905),贝勒,咸丰之弟。函札共1函6册。主要内容奕谟、熙臣等人记庚子事变;另有载泽、善耆、徐世昌、荣禄、张謇、李鸿藻、严复、黄遵宪、劳崇光、熊希龄等人函札。
  20.绰哈布(1852-1908),历任荆州将军、成都将军。存札共4函,通信人有周馥、袁树勋、陈璧、赵尔丰等,多与1904年前后之西藏问题和日俄战争有关。 
  21.陈璧(1852-1928),清末大臣,累官至邮传部尚书。所存资料为五城公牍汇存,约9000页。
  22.梁敦彦(1858-1924),官至外务部会办大臣兼尚书。粱敦彦档案,共6函52册,其中他人致其函约300余通,通信人有张之洞、端方、岑春煊、赵凤昌、吕海寰、曾铸、宋炜臣、蔡绍基、胡惟德等。另有梁氏存来往电稿6册。
  23.易顺鼎(1858-1920),号眉伽,晚署哭庵。函札共1函,内容多朋僚间日常问候、请托等事。
  24.梁鼎芬(1858-1920),张之洞重要幕僚,主讲广雅书院、钟山书院,累官至署湖北布政使。函札包括5个卷宗:《梁节庵先生遗札》、《梁节庵先生手札》、《梁鼎芬函稿》、《梁鼎芬存札》、《梁鼎芬书札》。
  25.李盛铎(1859-1937),清末任出使比国大臣、考察政治大臣、山西巡抚等职。李盛铎档案共12函60册,绝大部分为信件,通信人有端方、孙宝琦、杨士骧、赵尔巽、载泽、汪鸣銮、梁士诒、王韬、容闳、文廷式、钱恂、徐建寅、张謇、汪鸣銮、李佳白、陈三立、张荫桓、于式枚、江标、夏曾佑等。另有各种公私文件,或为李盛铎亲笔所撰,或为其收藏。
  26.端方(1861-1911),清末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资料为其与政界、实业界各类人物的通信集,共9函23册,装裱精美,字迹清楚。

 

 

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选》49种目录

$
0
0
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选》49种目录





  “原色法帖选”共49种,是二玄社的主流精品系列,为全彩制版印刷,序注跋尽录(有些品种跋文缩印于手册之中),全部采用册页装订,有的可以整册展平,有的则只可对页展开,册页封面为实绫装裱,外有白色硬纸质书套加彩印封套,一般均附讲解手册一本,除原装本外,册内各页帖旁有原文对照,损字均注出,标点断句齐全。
  此系列如今有些品种已绝版,有些有多印次。系列尺寸并不统一,按照原帖不同有两、三种尺寸模板,而五种原装本又完全依原帖尺寸复制。
  出版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前后可分为两阶段 前30余册采各家所藏名帖,很多出自日本藏馆与藏家的善本,封套封面统一为黄底云龙纹,册题为村上三岛统一书写;后10余册为“听冰阁墨宝”子系列,全部为三井家藏本,中田勇次郎监修,封套封面统一为绿色底稻纹,册题书者各异。
 
原色法帖選 1 書譜[唐 孫過庭/草書/真跡]
原色法帖選 2 雁塔聖教序[唐 褚遂良/楷書/宋拓]
原色法帖選 3 集字聖教序〈朱臥庵本〉[東晋 王羲之/行書/宋拓]
原色法帖選 4 皇甫誕碑[唐 欧陽詢/楷書/宋拓]
原色法帖選 5 蘭亭叙五種[東晋 王羲之/行書/定武本他]
原色法帖選 6 十七帖〈上野本〉[東晋 王羲之/草書/宋拓]
原色法帖選 7 礼器碑[後漢/隷書/旧拓]
原色法帖選 8 曹全碑[後漢/隷書/精拓]
原色法帖選 9 争座位稿[唐 顔真卿/行草/宋拓]
原色法帖選 10 草書千字文(千金帖)[唐 懐素/草書/真跡]
原色法帖選 11 風信帖[平安 空海/行書/真跡]
原色法帖選 12 孔子廟堂碑〈原装本〉[唐 虞世南/楷書/唐拓孤本]
原色法帖選 13 孟法師碑〈原装本〉[唐 褚遂良/楷書/唐拓孤本]
原色法帖選 14 石鼓文〈後勁本 原装本〉[周/篆書/北宋拓]
原色法帖選 15 白氏詩巻[平安 藤原行成/行書/真跡]
原色法帖選 16 関中本千字文[隋 智永/楷草/北宋拓]
原色法帖選 17 張猛龍碑〈原装本〉[北魏/楷書/北宋拓]
原色法帖選 18 興福寺断碑[東晋 王羲之/行書/旧拓]
原色法帖選 19 多宝塔碑[唐 顔真卿/楷書/宋拓]
原色法帖選 20 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唐 欧陽詢/楷書/北宋拓]
原色法帖選 21 枯樹賦 哀冊[唐 褚遂良/行書/明拓/宋拓]
原色法帖選 22 祭姪稿[唐 顔真卿/行書/真跡]
原色法帖選 23 泰山刻石〈原装本〉[秦/篆書/北宋拓53字本]
原色法帖選 24 王羲之尺牘集[東晋 王羲之/行草/墨跡]
原色法帖選 25 自叙帖[唐 懐素/草書/真跡]
原色法帖選 26 魏晋唐小楷集[魏 鍾繇等/楷書/旧拓]
原色法帖選 27 張遷碑[後漢/隷書/明拓]
原色法帖選 28 高貞碑[北魏/楷書/出土初拓]
原色法帖選 29 乙瑛碑[後漢/隷書/明拓]
原色法帖選 30 龍門造像記[北魏/楷書/精拓/4品]
原色法帖選 31 蘭亭叙〈虞世南臨〉[東晋 王羲之/行書/八柱第一]
原色法帖選 32 蘭亭叙〈褚遂良臨〉[東晋 王羲之/行書/八柱第二]
原色法帖選 33 中秋帖[東晋 王献之/草書/墨跡]
原色法帖選 34 伯遠帖[東晋 王珣/行書/墨跡]
原色法帖選 35 平復帖[西晋 陸機/草書/真跡]
原色法帖選 36 蘭亭叙〈馮承素模〉[東晋 王羲之/行書/八柱第三]
原色法帖選 37 石鼓文〈先鋒本〉[周/篆書/北宋拓]
原色法帖選 38 化度寺碑〈詒晋斎本〉[唐 欧陽詢/楷書/顧従義翻刻]
原色法帖選 39 集字聖教序〈劉鉄雲本〉[東晋 王羲之/行書/宋拓]
原色法帖選 40 九成宮醴泉銘〈李鴻裔本〉[唐 欧陽詢/楷書/北宋拓]
原色法帖選 41 孔穎達碑[唐/楷書/北宋拓]
原色法帖選 42 柳州羅池廟碑[唐 沈伝師/楷書/宋拓孤本]
原色法帖選 43 善才寺碑[唐 魏栖梧/楷書/宋拓孤本]
原色法帖選 44 王洪範碑[唐 王玄宗/楷書/宋拓孤本]
原色法帖選 45 段行琛(ダンコウチン)碑[唐 張増/楷書/宋拓孤本]
原色法帖選 46 李玄静碑[唐 張従申/楷書/宋拓]
原色法帖選 47 李広業碑[唐 鄭雲逵/楷書/宋拓孤本]
原色法帖選 48 圭峯禅師碑[唐 裴休/楷書/宋拓]
原色法帖選 49 石鼓文〈中権本〉[周/篆書/北宋拓]



 

日本二玄社《中国法书选》60册目录

$
0
0
日本二玄社《中国法书选》60册目录





中国法书选1--甲骨文、金文
中国法书选2--石鼓文、泰山刻石
中国法书选3--石门颂
中国法书选4--乙瑛碑
中国法书选5--礼器碑
中国法书选6--史晨前碑、史晨后碑
中国法书选7--西狭颂
中国法书选8--曹全碑
中国法书选9--张迁碑
中国法书选10--竹木简帛书
中国法书选11--魏晋唐小楷集)
中国法书选12--王羲之尺牍集(上)
中国法书选13--王羲之尺牍集(下)
中国法书选14--十七帖二种
中国法书选15--兰亭叙(五种)
中国法书选16--集字圣教序
中国法书选17--兴福寺断碑
中国法书选18--王献之尺牍集
中国法书选19--爨宝子碑、爨龙颜碑
中国法书选20--龙门二十品(上 )
中国法书选21--龙门二十品(下)
中国法书选22--郑羲下碑
中国法书选23--张猛龙碑
中国法书选24--高贞碑
中国法书选25--墓志铭集(北魏)
中国法书选26--墓志铭集(隋)
中国法书选27--智永真草千字文
中国法书选28--关中本千字文
中国法书选29--皇甫诞碑
中国法书选30--化度寺碑、温彦博碑
中国法书选31--九成宫醴泉铭
中国法书选32--孔子庙堂碑
中国法书选33--孟法师碑
中国法书选34--雁塔圣教序
中国法书选35--褚遂良法帖集
中国法书选36--晋祠铭、温泉铭
中国法书选37--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铭
中国法书选38--书谱
中国法书选39--李思训碑
中国法书选40--多宝塔碑
中国法书选41--颜真卿三稿
中国法书选42--颜勤礼碑
中国法书选43--自叙帖
中国法书选44--草书千字文(二种)
中国法书选45--玄秘塔碑
中国法书选46--苏轼集
中国法书选47--黄庭坚集
中国法书选48--米芾集
中国法书选49--赵孟頫集
中国法书选50--文徵明集
中国法书选51--董其昌集
中国法书选52--张瑞图集
中国法书选53--王铎集
中国法书选54--倪元璐集
中国法书选55--傅山集
中国法书选56--邓石如集
中国法书选57--何绍基集
中国法书选58--吴熙载集
中国法书选59--赵之谦集
中国法书选60--吴昌硕集

 

津逮秘书(15集240册)目录(辽宁藏本)

$
0
0
津逮秘書.(明)毛晉輯.明崇禎毛氏汲古閣刻本 遼寧
民國十一年上海博古齋影印本 遼寧








第一集
  詩序辨説一卷(宋)朱熹撰
  詩傳孔氏傳一卷(周)端木賜撰
  詩説一卷(漢)申培撰
  詩外傳十卷(漢)韓嬰撰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廣要四卷(明)毛晉撰
  詩考一卷(宋)王應麟撰
  詩地理考六卷(宋)王應麟撰
  爾雅三卷(宋)鄭樵注
第二集
  京氏易傳三卷(漢)京房撰 (吳)陸績注
  關氏易傳一卷(後魏)關朗撰 (唐)趙蕤注
  蘇氏易傳九卷(宋)蘇軾撰
  焦氏易林四卷(漢)焦贛撰
  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撰
  易釋文一卷(唐)陸德明撰
  周易集解略例一卷(魏)王弼撰 (唐)邢璹注
  元包經傳五卷(北周)衞元嵩撰 (唐)蘇源明傳 (唐)李江注 (宋)韋漢卿音釋
  元包數總義二卷(宋)張行成撰
  周易舉正三卷(唐)郭京撰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一卷(宋)陳搏受併消息
第三集
  通鑑地理通釋十四卷(宋)王應麟撰
  通鑑問疑一卷(宋)劉羲仲撰
  小學紺珠十卷(宋)王應麟撰
  齊民要術十卷(後魏)賈思勰撰
  急就篇四卷(漢)史游撰 (唐)顔師古注 (宋)王應麟音釋
  漢制考四卷(宋)王應麟撰
第四集
  佛説四十二章經一卷(漢)釋迦葉摩騰 (漢)釋竺法蘭譯 (宋)釋守遂注
  道德指歸論六卷(漢)嚴遵撰
  青烏先生葬經一卷(漢)青烏子撰 (金)兀欽仄撰
  古本葬經內篇一卷附葬經翼一卷難解二十四篇一卷圖一卷(晉)郭璞撰 (□)□□注附(明)繆希雍撰
  古文參同契集解三卷箋註集解三卷三相類集解二卷(明)蔣一彪撰
  周髀算經二卷附音義一卷(漢)趙爽注 (北周)甄鸞述 (唐)李淳風等注釋 音義(宋)李籍撰
  數術記遺一卷(漢)徐岳撰 (北周)甄鸞注
  黃帝授三子玄女經一卷
  胎息經一卷(□)幻眞先生注
  風后握奇經一卷附握奇經續圖一卷八陣總述一卷(漢)公孫弘解 續圖(□)□□撰 八陣總述(晉)馬隆述
  耒耜經一卷(唐)陸龜蒙撰
  五木經一卷(唐)李翶撰 (唐)元革注
  女孝經一卷(唐)鄭□撰
  丸經二卷(元)□□撰
  通占大象曆星經二卷
  忠經一卷(漢)馬融撰 (漢)鄭玄注
  黃帝宅經二卷(□)□□注
  墨經一卷(宋)晁貫之撰
第五集
  全唐詩話六卷(宋)尤袤撰
  六一詩話一卷(宋)歐陽修撰
  滄浪詩話一卷(宋)嚴羽撰
  後山詩話一卷(宋)陳師道撰
  彥周詩話一卷(宋)許顗撰
  二老堂詩話一卷(宋)周必大撰
  紫薇詩話一卷(宋)呂本中撰
  石林詩話一卷(宋)葉夢得撰
  中山詩話一卷(宋)劉攽撰
  竹坡詩話一卷(宋)周紫芝撰
  續詩話一卷(宋)司馬光撰
第六集
  法書要錄十卷(明)張彥遠輯
  東觀餘論二卷附錄一卷(宋)黃伯思撰
  廣川書跋十卷(宋)董逌撰
  宣和書譜二十卷(宋)□□撰
第七集
  圖畫見聞誌六卷(宋)郭若虛撰
  歷代名畫記十卷(唐)張彥遠撰
  古畫品錄一卷(南齊)謝赫撰 
  續畫品錄一卷(唐)李嗣眞撰
  宣和畫譜二十卷(宋)□□撰
  圖繪寳鑑六卷補遺一卷(元)夏文彥撰 (明)韓昂續
  後畫錄一卷(唐)釋彥悰撰
  續畫品一卷(陳)姚最撰
  畫繼十卷(宋)鄧椿撰
  畫史一卷(宋)米芾撰
第八集
  詩品三卷(梁)鍾嶸撰
  詩品二十四則一卷(唐)司圖空撰
  風騷旨格一卷(唐)釋齊己撰
  芥隱筆記一卷(宋)龔頤正撰
  冷齋夜話十卷(宋)釋惠洪撰
  西溪叢語二卷(宋)姚寬撰
  益部方物略記一卷(宋)宋祁撰
  捫蝨新話十五卷(宋)陳善撰
  歲華紀麗四卷(唐)韓鄂撰 
  玉蘂辨證一卷(宋)周必大撰
  桯史十五卷附錄一卷(宋)岳珂撰
  泉志十五卷(宋)洪遵撰
第九集
  酉陽雜俎二十卷續集十卷(唐)段成式撰
  誠齋襍記二卷(元)林坤撰
  甘澤謡一卷附錄一卷(唐)袁郊撰
  本事詩一卷(唐)孟棨撰
  五色線一卷(宋)□□撰
  却掃編三卷(宋)徐度撰
  劇談錄二卷(唐)康駢撰
  瑯嬛記三卷(元)伊世珍撰
  輟耕錄三十卷(元)陶宗儀撰
第十集
  洛陽伽藍記五卷(後魏)楊衒之撰
  洛陽名園記一卷(宋)李廌(一題李格非)撰
  靈寳眞靈位業圖一卷(梁)陶弘景撰 (唐)閭丘方遠校定
  東京夢華錄十卷(宋)孟元老撰
  西京雜記六卷(晉)葛洪撰
  佛國記一卷(晉)釋法顯撰
  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唐)溫大雅撰
  老學菴筆記十卷(宋)陸游撰
  漢雜事祕辛一卷(漢)□□撰
  淳煕玉堂雜紀三卷(宋)周必大撰
  焚椒錄一卷(遼)王鼎撰
  唐國史補三卷(唐)李肇撰
第十一集
  搜神記二十卷(晉)干寳撰
  搜神後記十卷(晉)陶潛撰
  錄異記八卷(前蜀)杜光庭撰
  稽神錄六卷拾遺一卷(宋)徐鉉撰
  周氏冥通記四卷(梁)陶弘景撰
  異苑十卷(劉宋)劉敬叔撰
第十二集
  東坡題跋六卷(宋)蘇軾撰
  山谷題跋九卷(宋)黃庭堅撰
  无咎題跋一卷(宋)晁補之撰
  宛丘題跋一卷(宋)張撰
  淮海題跋一卷(宋)秦觀撰
  鶴山題跋一卷(宋)魏了翁撰
  放翁題跋一卷(宋)陸游撰
  姑溪題跋一卷(宋)李之儀撰
  石門題跋一卷(宋)釋德洪撰
  西山題跋三卷(宋)眞德秀撰
第十三集
  六一題跋十一卷(宋)歐陽修撰
  元豐題跋一卷(宋)曾鞏撰
  水心題跋一卷(宋)葉適撰
  益公題跋十二卷(宋)周必大撰
  後邨題跋四卷(宋)劉克莊撰
  止齋題跋二卷(宋)陳傅良撰
  魏公題跋一卷(宋)蘇頌撰
  晦菴題跋三卷(宋)朱熹撰
  容齋題跋二卷(宋)洪邁撰
  海岳題跋一卷(宋)米芾撰
第十四集
  樂府古題要解二卷(唐)吳兢撰
  癸辛雜識前集一卷後集一卷續集二卷別集二卷(宋)周密撰
  紹興內府古器評二卷(宋)張掄撰
  揮麈前錄四卷後錄十一卷三錄三卷餘話二卷(宋)王明清撰
第十五集
  夢溪筆談二十六卷(宋)沈括撰
  湘山野錄三卷續錄一卷(宋)釋文瑩撰
  春渚紀聞十卷(宋)何薳撰
  齊東野語二十卷(宋)周密撰
  茅亭客話十卷(宋)黃休復撰
  河南邵氏聞見前錄二十卷(宋)邵伯溫撰
  河南邵氏聞見後錄三十卷(宋)邵博撰
  錦帶書一卷(梁)蕭統撰
  避暑錄話二卷(宋)葉夢得撰
  貴耳集三卷(宋)張端義撰


 

津逮秘书(15集240册)目录(日本藏本)

$
0
0
《津逮祕書》(明)毛晉 校刊
明崇禎間毛氏汲古閣刊本【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全15集,240冊)









第1集
第1册.詩序辨説1卷
第2-4册.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廣要2卷
第5册.詩傳孔氏傳1卷、詩攷1卷、詩説1卷
第6-7册.詩地理攷6卷
第8-9册.詩外傳10卷
第10册.爾雅3卷

第2集
第11册.京氏易傳3卷
第12册.易釋文1卷
第13册.關氏易傳1卷、周易集解略例1卷
第14-17册.蘇氏易傳9卷
第18册.元包數總義2卷、元包經傳5卷
第19-22册.焦氏易林4卷
第23册.周易擧正3卷
第23-30册.周易集解17卷
第30册.麻衣道者正易心法1卷

第3集
第31-36册.通鑑地理通釋14卷
第37-40册.齊民要術10卷附雜説1卷
第41册.通鑑問疑1卷
第41-42册.急就篇4卷附正文1卷
第43-50册.小學紺珠10卷
第51-52册.漢制攷4卷

第4集
第53册.佛説四十二章經1卷、胎息經1卷、耒耜經1卷、丸經2卷、史經1卷
第54-55册.道徳指歸論6卷
第56册.風后握奇經1卷附握奇經續圖1卷八陣總述1卷、通占大象暦星經2卷
第57册.青烏先生葬經1卷、葬經翼1卷圖1卷、古本葬經内篇1卷
第58-59册.周髀算經2卷音義1卷
第59册.五木經1卷、黄帝宅經2卷、數術記遺1卷
第60-64册.古文參同契集解3卷箋註集解3卷三相類集解2卷
第64册.女孝經1卷、墨經1卷、黄帝授三子玄女經1卷

第5集
第65-68册.全唐詩話6卷
第69册.六一詩話1卷、滄浪詩話1卷、後山詩話1卷
第70册.彦周詩話1卷、紫薇詩話1卷
第71册.石林詩話1卷、中山詩話1卷
第72册.竹坡詩話1卷、續詩話1卷、二老堂詩話1卷

第6集
第73-76册.法書要録10卷
第77-79册.宣和書譜20卷
第80-81册.東觀餘論2卷附録1卷
第82-84册.廣川書跋10卷

第7集
第85-86册.圖畫見聞誌6卷
第87-89册.圖繪寶鑑6卷補遺1卷續補1卷
第90-92册.歴代名畫記10卷
第93册.後畫録1卷、續畫品1卷
第93-94册.畫繼10卷
第95册.古畫品録1卷、續畫品録1卷
第95-99册.宣和畫譜20卷
第100册.畫史1卷

第8集
第101册.詩品二十四則1卷、詩品3卷、益部方物略記1卷、風騷旨格1卷
第102-104册.捫蝨新話15卷
第105册.歳華紀麗4卷
第106册.芥隱筆記1卷、玉蘂辨證1卷附諸家小説1卷
第107-108册.冷齋夜話10卷
第109-112册.桯史15卷附録1卷
第113-114册.西溪叢語2卷

【缺第114-116册】西溪叢語 卷下

第9集
第117-123册.酉陽雜俎卷1-15續集10卷
第124-125册.却掃編3卷
第126册.劇談録2卷
第127册.甘澤謠1卷附録1卷、本事詩1卷
第128册.瑯嬛記3卷
第129-136册.輟耕録30卷

【缺第120-121册】酉陽雜俎卷16-20

第10集
第137-138册.洛陽伽藍記5卷
第138册.洛陽名園記1卷
第139册.大唐創業起居注3卷
第140-142册.老學菴筆記10卷
第143册.靈寶眞靈位業圖1卷
第143-144册.東京夢華録10卷
第145册.漢雜事祕辛1卷、淳煕玉堂雜記3卷、焚椒録1卷
第146册.西京雜記6卷
第147册.佛國記1卷
第148册.唐國史補3卷

第11集
第149-152册.搜神記20卷
第153-154册.稽神録6卷拾遺1卷
第155册.搜神後記10卷
第156册.周氏冥通記4卷
第157, 158册.録異記8卷
第159, 160册.異苑10卷

第12集
第161-164册.東坡題跋6卷
第165-166册.鶴山題跋7卷
第167-169册.山谷題跋9卷
第170-171册.放翁題跋6卷
第172册.无咎題跋1卷、宛丘題跋1卷、淮海題跋1卷
第173册.姑溪題跋2卷
第174册.石門題跋2卷
第175-176册.西山題跋3卷

第13集
第177-181册.六一題跋11卷
第182册.止齋題跋2卷、魏公題跋1卷
第183册.元豐題跋1卷、水心題跋1卷
第183-184册.後邨題跋4卷
第185-186册.晦菴題跋3卷
第187-191册.益公題跋12卷
第192册.容齋題跋2卷、海岳題跋1卷

第14集
第193册.樂府古題要解2卷
第194册.紹興内府古器評2卷
第195-200册.癸辛雜識前集1卷後集1卷續集2卷別集2卷
第201-208册.揮麈前録4卷後録11卷三録3卷餘話2卷

第15集
第209-212册.夢溪筆談26卷
第213-216册.河南邵氏聞見前録20卷
第217-222册.河南邵氏聞見後録30卷
第223-224册.湘山野録3卷續録1卷
第225-226册.春渚紀聞10卷
第227册.錦帶書1卷
第227-228册.避暑録話2卷
第229-236册.齊東野語20卷
第237-238册.茅亭客話10卷
第239-240册.貴耳集3卷

 

林庆彰主编《近现代新编丛书述论》目录

$
0
0
林庆彰主编《近现代新编丛书述论》目录



林庆彰:总序
贾鸿雁:民国时期丛书出版述略
陈东辉:《古逸丛书》与中日汉籍交流
张人凤:张元济和《四部丛刊》
陈惠美:王云五与《四部丛刊》
陈进益:《四部备要》略论
李向群:《四部备要》版本纪谬
李向群:《四部备要》版本勘对表
张俐雯:《丛书集成初编》及其相关丛书考述
洪湛侯:《百部丛书集成》评
郑谊慧:《百部丛书集成》简论
郑谊慧:新文丰《丛书集成新编》一至三编试论
简崇元:严灵峰所编各种丛书之检讨
何淑苹:《民国丛书》述论
刘康成:四库相关丛书的探讨
俞海蓝:试评《中国丛书综录》
刘尚恒:《中国丛书广录》简评
周延燕:略论《中国丛书综录》与《中国丛书广录》
附录:
吕慧茹、蔡文彦、潘丽琳:丛书总目三编
郑谊慧、刘康成:近现代新编丛书研究论著目录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38册目录

$
0
0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38册目录








编著者:徐蜀 编
责任编辑:
定价:22800.00
ISBN:7501324522
出版时间:2004-07
版次:1
印次:1
规格:精装,16开,页,千字
所属类别:古籍影印 - 文学艺术
中图分类:K·931
内容简介: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之“艺术”,特指中国传统绘画及与其同源的书法艺术,兼及部分与文房用具相关的内容。中华民族是一个极为重视精神生活的民族,习书作画是中国人寄托理想、修身养性的特有方式,书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不仅拥有历代书画创作实物的丰富遗存,而且有历代书画家和学人撰写的有关书画史传、评论、技法、目录、题跋等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仅谢巍先生所著的《中国画家著作考录》一书就收录自汉代至清代的画学著作三千余种。这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堪与匹敌。面对如此浩瀚珍贵的艺术古籍遗产,当务之急仍然是斟选、整理,以便于传承、光大。对此,我们责无旁贷。《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即是从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中精选唐代至民国编纂的艺术类珍贵资料五十余种裒为一辑,影印出版。内容涉及书画史、书画家传、书画题跋、书画评论、书画目录、书画技法、墨谱、砚志等等。此类文献的部分单行本及专题结集此前均曾有出版,但像本书这种规模的精选、汇编、结集,应该说还是第一次。且所选均为版本精良、流传较少、读者不易得见之书,其中有不少清代大家的抄稿本,有些尚属首次披露面市,实为难得的艺术文献珍藏。
相信蕴涵在本书中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审美理想,追求心灵润泽的人生取向,意境高远、气韵生动、传神写照、以形写神、外师造化、内得心源等等高妙心得,以及具体的知识技法、详尽的目录,均能有裨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研习、收藏和鉴赏,有裨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1册) 
出版说明 
[书画·总论·史传] 
1.书画史 宋·米芾撰 (明翻宋本)
2.清河书画舫(一) 明·张丑撰 (清乾隆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2册) 
2.清河书画舫(二) 明·张丑撰 (清乾隆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3册) 
2.清河书画舫(三) 明·张丑撰 (清乾隆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4册) 
2.清河书画舫(四) 明·张丑撰 (清乾隆刻本)
3.须静斋云烟过眼录 清·潘世璜撰 (清宣统刻本)
4.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 清·李玉棻编辑 (清光绪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5册) 
5.历代书画史汇考 刘敦编 (稿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6册) 
[书画·目录] 
6.云烟过眼录 宋·周密撰 (清光绪刻本)
7.云烟过眼录续集 元·汤允谟撰 (清光绪刻本)
8.墨缘汇观(一) 清·安岐辑撰 (清抄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7册) 
8.墨缘汇观(二) 清·安岐辑撰 (清抄本)
9.书画鉴影(一) 清·李佐贤辑 (清同治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8册) 
9.书画鉴影(二) 清·李佐贤辑 (清同治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9册) 
10.内府书画编纂稿 清·不着编者名氏 (清稿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10册) 
11.丁亥烬遗录 清·桂馥编辑 (清光绪刻本)
[书画·题识] 
12.书画题跋记并续(一) 明·郁逢庆编 (清抄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11册) 
12.书画题跋记并续(二) 明·郁逢度编 (清抄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12册) 
12.书画题跋记并续(三) 明·郁逢度编 (清抄本)
13.书画跋跋 清·孙鑛撰 (清乾隆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13册) 
14.王篛林先生题跋二种 清·王澍撰 (清乾隆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14册) 
15.王奉常书画题跋 清·王时敏撰 (清宣统刻本)
16.湛园题跋 清·姜宸英撰 (清乾隆刻本)
[书学·总论·史传] 
17.书小史 宋·陈思纂 (清抄本)
18.笔法源流(附字学心传) 明·高松撰 (清雍正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15册) 
19.书史会要 明·陶宗仪撰 (明崇祯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16册) 
20.艺舟双楫 清·包世臣撰 (清光绪刻本)
21.广艺舟双楫 清·康有为著 (清光绪刻本)
22.书法问津 聂守仁撰 (民国稿本)
[书学·技法] 
23.五十六种书法 唐·韦续撰 (清抄本)
24.陈眉公先生手评书法离钩 明·潘之淙编 (明天启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17册) 
25.篆诀百韵歌 吴肇周辑 (民国稿本)
[书学·题识] 
26.铁函斋书跋 清·杨宾撰 (清抄本)
27.快雨堂题跋 清·王文治撰 (清末民初抄本)
[画学·总论·史传] 
28.绘事备考(一) 清·王毓贤撰 (清抄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18册) 
28.绘事备考(二) 清·王毓贤撰 (清抄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19册) 
29.南宋院画录 清·厉鹗辑 (清刻本)
30.国朝画征录 清·张庚撰 (清乾隆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20册) 
31.国朝画识 清·冯金伯撰 (清道光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21册) 
32.墨香居画识 清·冯金伯撰 (清道光刻本)
33.历代画史汇传(一) 清·彭蕴璨撰 (清抄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22册) 
33.历代画史汇传(二) 清·彭蕴璨撰 (清抄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23册) 
33.历代画史汇传(三) 清·彭蕴璨撰 (清抄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24册) 
33.历代画史汇传(四) 清·彭蕴璨撰 (清抄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25册) 
33.历代画史汇传(五) 清·彭蕴璨撰 (清抄本)
34.增广历代画史汇传补编 吴心榖撰 (民国铅印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26册) 
35.清代画史增编 盛(钅薫)辑 (民国铅印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27册) 
[画学·题识] 
36.历代题画诗类(一) 清·陈邦彦编 (清康熙内府写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28册) 
36.历代题画诗类(二) 清·陈邦彦编 (清康熙内府写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29册) 
36.历代题画诗类(三) 清·陈邦彦编 (清康熙内府写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30册) 
36.历代题画诗类(四) 清·陈邦彦编 (清康熙内府写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31册) 
36.历代题画诗类(五) 清·陈邦彦编 (清康熙内府写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32册) 
36.历代题画诗类(六) 清·陈邦彦编 (清康熙内府写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33册) 
37.画耕偶录 清·邵梅臣撰 (清乾隆刻本)
38.穰梨馆过眼录(一) 清·陆心源撰 (清光绪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34册) 
38.穰梨馆过眼录(二) 清·陆心源撰 (清光绪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35册) 
38.穰梨馆过眼录(三) 清陆心源撰 (清光绪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36册) 
39.穰梨馆过眼续录(一) 清·陆心源撰 (清光绪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37册) 
39.穰梨馆过眼续录(二) 清·陆心源撰 (清光绪刻本)
40.南宗衣钵跋尾 罗振玉辑述 (日本大阪博文堂铅印本)
[文房用具·墨] 
41.墨法集要 明·沈继孙撰 (清乾隆刻本)
42.墨表 清·万寿祺辑 (清嘉庆抄本)
43.墨谱 清·薛鼎铭辑注 (清抄本)
44.南学制墨札记 清·谢崧岱撰 (清光绪刻本)
45.十六家墨说(一) 昊昌绶辑 (民国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第38册) 
45.十六家墨说(二) 昊昌绶辑 (民国刻本)
[文房用具·砚] 
46.端溪砚谱 佚名撰 (抄本)
47.端溪砚石考 清·高兆撰 (抄本)
48.端石凝 清·陈龄撰 (清同治刻本)
49.说砚 清·朱彝尊撰 (抄本)
50.水坑石记 清·钱朝鼎撰 (抄本)
51.端溪砚志 清·吴绳年撰 (清乾隆刻本)
52.端溪砚坑记(附端砚铭) 清·李兆洛撰 (抄本)



 
Viewing all 41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